网易新闻:企盼大病救助机制的背后
- 文章来源:济南中医肿瘤医院
- 责任编辑:admin 2011-04-11 15:05
- 两年前确诊胆管癌晚期 如今病情
- 百年秦氏御医—世界抗癌良方座谈
- 许跃福 2012.7.17 上海人 食道Ca
- 中医治疗癌症比生物免疫疗法更可
- 保健品抗癌纯属大忽悠
- 中晚期癌症患者能用“补药”吗
- 61岁食道癌患者见证中医精髓
- 看病如投簧开锁
- 最大的苹果掉在了地上
2010年4月12日至14日,《河南日报》连续3天推出《探路大病救助》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很多网友在论坛和社区中发言热烈,一方面企盼大病救助机制早日形成,一方面为大病救助制度献计献策。
网友“晓焕”:《河南日报》最近推出的“探路大病救助”系列报道,很触动人心。是啊,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医药费还能承受;若是大病,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劫难。
网友“爱嵩山”:过去一听到白血病、癌症、尿毒症等大病,很多人都放弃了治疗;即便有幸能得到治疗的,也是极少数;而他们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靠社会慈善捐款,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杯水车薪。建立大病救助制度,让更多大病患者得到救治,是惠及民生的大事。
网友“林雪”:仅靠一次次捐款怎么行啊?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希望能尽快建立。
网友“高人”:建立和谐社会,共建和谐家园,呼吁政府从这些惠及民生的事情做起。
网友“freefishshan”:普通家庭真的需要通过风险转移来增加保障,防止家庭正常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得支离破碎。社保只是最基本的保障,是“保”而不“包”。要想保障健全,是需要商业保险来补充的,建议大家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比如买大病医疗保险,让自己和家人增加一些保障。
其实《河南日报》的系列报道,不仅引起了当地人民的热议,通过网友的互相转载,也同样又引发全国各地百姓的议论,因为在当今的医疗体制和民生状态下,这确实是个关乎亿万百姓切实利益和健康生活的大事。
为此,作为一家肿瘤医院的法人代表,也是一名中国百姓的秦旭东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立“大病救助机制”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由于地球环境的改变,大气的污染,加之人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各种疑难大病每年都在呈上升的趋势发展,拿肿瘤来说,过去都是个少见病,现在成了常见病,而且一些主要的癌种每年都在3%-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农村,恶性肿瘤呈了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可是由于目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根本没有抗肿瘤疫苗可以注射,只有等发病了,才无奈的住院治疗。可是肿瘤这种疾病一旦确诊80%都是中晚期,并不是花几万块钱做个手术就能治好,其治疗过程也是极其漫长复杂的。现在关键问题是,由于西医传统治疗模式一直充斥着市场,很多患者和家属为了追求西医治疗效果常常被昂贵的治疗费用搞的倾家荡产,人财两亡。而像中医中药的这种高效经济的治疗方式还难以被完全接受,因此纵然中医药的效果再好,一直处于配角地位,很多肿瘤患者也都是在西医治疗无望时才来选择中医中药治疗!
因此,“大病救助机制”能早日形成固然是好,但是医疗改革必须改掉传统的治疗模式和观念,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南中医肿瘤医院自办院每年都坚持做公益救助活动,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这还要靠整个行业集体行动,靠国家和有关部门作出支持和资助。

- 上一篇:人民网:肿瘤术后需要中医中药治疗
- 下一篇:当代健康报:过度医疗何时能止步?